春分|疏肝养阳,此时不养生更待何时?

作者:爱邦好好艾 2018-03-21阅读:4877次

风雷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这一天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忌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民间活动上,一般将其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放风筝,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上神看到;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野外挑野菜。

《春秋繁露》有云:“春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的时候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阴虚上火,你会出现:五心烦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

阳虚怕冷,你会出现:手脚冰冷、面色苍白......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句话就是中医养生之本:顺天时,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来调整、充实人体阴阳,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

艾灸不仅可以补阳,同样也可以补阴;那么何时补阳,何时补阴呢?对初学者来说,把握一个简单参考标准:有无上火症状。

如果你通过艾灸调整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些上火症状,那么你可以按照以前的穴位继续艾灸,同时加灸滋阴的穴位;

对于阴虚太严重,或者阴阳都虚的艾友,一艾灸就上火,建议先用艾灸滋阴一段时间后,再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艾灸,往往会有不错的效果。

善补者,阴中求阳

人体有很多阴阳双补的穴位,比如:神阙(肚脐)、会阴

人体以肚脐为界:上为阳,下为阴;

人体最大的阳脉“督脉”和最大阴脉“任脉”交会于会阴穴。

因此,平时多刺激肚脐、会阴穴可以达到阴阳的动态平衡。

试试这4招:

1.推腹

推腹是个非常好的养生之法,不仅仅对肚脐刺激好,关键是对整个五脏六腑都有很强的调整作用。


方法:平躺在床,使肌肉放松;双手重叠,先从心窝直推而下,然后再左右两边推动。

对于女性朋友们,建议从喉结处一直推下来,因为两乳之间有一个膻中穴,“气会膻中”,这里也容易形成气节。如果已经有了乳腺增生,那就更要推了!

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

2.提肛

提肛来源于道家养生之法“摄谷道”,主要是刺激会阴穴,坚持这样做,主要起到平衡阴阳,对痔疮、前列腺问题、松弛问题都很好。


提肛的方法同样很简单,或站或坐或睡,吸气时提收肛门,如忍大便状;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一提一松为一次,每天100次以上。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做。

3.调肝气

春三月,肝气生发,这时往往会因肝阳生发过旺出现头昏、头晕、失眠、焦虑、抑郁。脾为后天之本,你或胖或瘦、肤色或美或黄、月经或多或少、身体湿重.....都跟它有关。

因此春三月,调达肝胆之气,强健脾胃同样重要。

建议大家,早敲胆经、晚推肝经;随时随地的五指梳头;按揉太冲穴、行间穴。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二百下”。春天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所以春天梳头,可以起到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五指为梳,从前往后梳头200下。最好把提肛和梳头结合起来做。

4.艾灸

这里的艾灸,主要指健脾取穴:脾俞、中脘穴、足三里、太白穴




每天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艾灸一周休息1-2天,长期坚持对强健脾胃的作用明显。

同时,还需要注意这些:

易五更晨泻

第一,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

第二,舌苔白,脉沉而弱,怕冷,腰以下发凉者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或吃干姜炖鸡汤。

易腹痛腹泻

第一,因春天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其特点是腹痛明显。

第二,养生的办法是大风天,少到户外受风。

第三,春分前后,要防止受凉。

第四,做菜多用干姜,因为干姜能温中。

易感冒、流涕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