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
93岁的陈灏珠院士
2017年9月22日摄于由健康时报主办的“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
陈灏珠院士从25岁医学院毕业成为上海中山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到如今93岁高龄依旧在临床一线查房,陈灏珠临床上的68个年头几乎是一部我国当代心脏病学的发展史。①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现在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1100万,冠心病中心肌梗死死亡率仍处在整体迅速上升阶段。而首先提出“心肌梗死”病名的正是陈灏珠院士。
1954年,陈灏珠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论文,在国内首先倡用心肌梗死的病名来命名这一疾病并沿用至今,成为目前我国心脏病学界公认的诊断称谓。①
陈灏珠在临床上开展的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例”:
中国第一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
中国第一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中国第一例血管腔内超声检查;
如今这些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1. 千万少吃肥肉,多吃鱼肉!
陈院士喜食鱼虾,即使年轻条件不好时,也对肥肉敬而远之。生活条件改善后,也很少吃红肉。这种食性既受生长环境的影响,也与他秉持的健康理念有关。陈院士出生于香港,从小就顿顿离不了“虾兵蟹将”。陈院士表示,从健康角度出发,鱼、虾、蟹所含的胆固醇较低,特别是一些海鱼中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够令血管健康通畅、富有弹性,可减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③
不过,海产品也不能一概而论都是有益心脏的,像鱿鱼、章鱼、墨鱼、鳗鱼等的胆固醇含量相对就较高,而蟹黄、虾籽也少吃为妙。假如没有条件吃到海鱼,也可用淡水鱼作为替代。
2. 心脏最怕你不动,天天走万步
规律的运动可以强健心脏。年轻时,当住院医师那会儿,陈院士酷爱打乒乓球,邀上几位同事激战几局,大汗淋漓之后,身心也有畅快之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繁忙,他不得不放弃往日的爱好,改为更易实行的步行锻炼法,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因为多动腿脚也是护心法宝之一,有助于将下肢的静脉血送回心脏。陈院士说,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日行万步也是极好的锻炼方法。③
3. 生活有规律,从来不熬夜
陈院士作息非常规律,每天早晨6点半准时起床,晚上11点按时睡觉。这么多年以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除非抢救病人的需要,陈院士始终坚持做到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午间尽量小憩片刻,以保证下午思维的清晰。
陈院士介绍,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慢性病高发的时代,以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各类慢性病正危害着广大的中老年人群。其中,又以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在内的心血管病患者人群最为庞大。而慢性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想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远离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困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心脏,加强预防十分重要。②
4. 低脂饮食,不喝咖啡不喝茶
说到饮食宜低脂时,陈院士指出,多年来,中国人血脂水平正常而偏低正是因为以碳水化物为主食的传统饮食习惯,而欧美人以肉为主食,因此血脂水平往往较高。然而,正当欧美人向我们的血脂水平“努力”时,我们反而向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快餐文化”看齐,血脂水平较前又增高了。
主食方面,陈院士喜好米饭,他建议老年人可适量吃燕麦和其他一些杂粮,补充谷类纤维。陈院士不喝含糖的饮料、不抽烟、不喝酒,认为抽烟害人害己一无是处,喝酒也是弊多利少;不喝咖啡,不饮茶,认为咖啡和茶都含咖啡因,有兴奋作用,不利于睡眠。
5. 要学会自我调整,减压护心
陈院士指出,目前心血管病还有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情绪和心理因素——自我压力过大。这个压力,可能来自环境、工作、家庭、社交等各个方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年龄人群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孩子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被父母督促上各种辅导班。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都需要学会自我调适,一方面,按部就班学习和工作,让自己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多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调整心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先生说,己工作之余酷爱看书,读医学书籍可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增强业务能力;读文学作品则能陶冶情操,舒缓情绪,减压护心。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
①健康时报《研究心血管68年,93岁院士总结出“防病经”!人人须知》
http://app.jksb.com.cn:10882/jksbApp/admin/messageShare/GetDetailsMessage.jhtml?id=767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②家庭用药《做自己的“养心专家”——陈灏珠院士谈养生》
http://www.ixueshu.com/document/67d786a5eb7600b0318947a18e7f9386.html
③《开心老年》杂志《陈灏珠院士养心“套餐”》http://doc.qkzz.net/article/0fe76636-825c-4209-922d-fd173593508f.htm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