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校园丨教育好了父母,就教育好了孩子!

作者:往圣学教育 2018-01-11阅读:1822次

国学校园丨教育好了父母,就教育好了孩子!

国学校园丨教育好了父母,就教育好了孩子!

有些家长对我们说:我只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提升学习成绩,改善记忆力和专注力,再提高一下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什么的,为什么还要进行国学教育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面对粗口,我们自惭形秽于自己的文化;面对专横特权,我们归罪于中国的奴性文明。总之,我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一切粗野归于文化的劣根性。

但是有没有人这样想过?我们这个有着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这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和民族,经过对“国学”的否定和抛弃,再经过全盘西化,眼下出现了文化断层和精神缺钙!

像是一群文化的孤儿,东讨一口,西乞一勺,吃得再多也没有自己家做的饭香。我们今天的虚无感、今天的功利主义,很多都源于我们对于历史的失忆。

傅佩荣先生说:“国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 如今,我们成了无根的国度。

我们不能总是功利地问“国学到底能带来什么”,而是应该反思“丢了国学,我们将失去什么”。

失去国学

我们将失去道德伦理教育的落脚点

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哲学基础,也可以说是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人生活的。

有了统一的哲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脚点。

许多人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学说,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

其实,儒学真正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儒学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修身。也就是说,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健康社会的主流人群,应该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会价值观,这样社会才能稳定。而这一切,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而教育中,语文教育(或者说国学教育)最能够承担这个功能。

失去国学

将失去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的行为准则

家长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学习”这个概念。学习不仅仅是正襟危坐,端坐于书桌前,读书、写字、考试,如果这样理解学习,那就只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也并非是功利的,为了考试,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

学习,应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深刻的快乐。家长有这样的认识,才不会使孩子形成“学习是很辛苦的”负面的印象,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既然学习是一种生命的状态,那么怎么学习?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寓教于乐,这一点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学习各种知识。如果孩子喜欢,学再多、再苦再累都没关系;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一个字也是负担。

父母可以身作则,把国学变成游戏,可以把国学变成旅行,可以把国学融进生活,可以用国学延伸到游学教育。

国学教育强调的不是背诵,而是躬身实践,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学的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非常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核心的东西是爱,核心的关爱、人性的尊严、善良永远永远是任何一个家庭教育的主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孩子潜移默化也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一定要培养出孩子对某种东西的超级兴趣和渴望,只要是这个爱好有点正能量,父母就不能去干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长!

最后希望家长们,坚持培养孩子的善良、爱心、勤奋、开朗、诚信等,一定是我们的底线,和孩子在一起不需要太多的讨论成绩问题,不需要讨论未来去什么大学的问题,这一切都不是重心。重心在于爱心、价值观、善良、积极、乐观、向上、勤奋。这些守住了每一个孩子就是成功的,每一个家长就是成功的。